董超“触电”;戏份不多没过到瘾,但难忘和珍贵
2017-05-24
首发新闻网.CN
No1news.cn
公众号,首发网
公众号,首发新闻网
黄璐 秋实 李莹 余建国
李晶 黄磊 明月
黄书山 唐军绳长
新闻热线180 2878 2878
董超很喜欢小动物
有喜
本期人物董超
记录今天的快乐,留下当下的美好!每天,我们身边有太多喜事发生,无论是喜结连理还是添丁进口、开张大吉还是金榜题名……
报喜人说
心情~和传说中的第一次一样,紧张兴奋,虽然就是那么几场戏,可是不怕大家笑话,拿到本的时候,基本上那一周在山里没睡好觉,就琢磨着那几场戏那几句词了,有时候半夜起来洗手间还得照着镜子练练,报喜人~非常珍惜这次”首电”机会,感激我们深圳广电给主持人团队提供的展示平台和锻炼机会,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深圳,活跃在电视荧屏的我们也需要在更广阔的舞台操练,比如影院大银幕,比如手机小屏幕,这个时代是全媒体的时代,我们很幸运,成长在这个资讯和平台同样发达的时代。
——董超
近日,新闻人董超迎来件喜事,他“触电”了。
董超,这个名字深圳人家喻户晓,深圳广电集团首席主播、都市频道《第一现场》主持人。作为一名新闻主播,他所主持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现场》像是他的一个出口,输出他的睿智、他的正义以及他的温暖。
日前,深圳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出品的《阿文的承诺》上线。这是一部以“广东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主旋律电影。影片由广东省著名剧作家方义华操刀,第13届圣地亚哥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获得者李梦男主演男一号。而片中男一号的弟弟就是由董超出演。
从新闻主播到男演员,首次“触电”的董超究竟会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从电视走进电影,是否意味着董超要弃新闻转娱乐?日前,记者专访董超,听他讲“触电”之后的新鲜体验。
“触电”是娱乐,也是新闻人“梦”的初体验
2015年,董超40岁。
那年元旦,他在广东省高州市古丁镇黄沙村的山里头“封”了一个多星期。为的是一部名为《阿文的承诺》的电影。这是一部特别主旋律的影片,塑造了一位已故优秀基层村支书的形象。董超在电影里饰演的是村支书的弟弟。
前有主旋律的反腐剧作《人民的名义》大热,是否就会对票房有期待?在董超看来,这两部作品其实并不相同。前者有那么多明星助阵,有扣人心弦的反腐情节,有印记鲜明的正角反角;而《阿文的承诺》更像是平实叙述的新闻专题:山里群众的致富梦想,田间地头的生活况味,被镜头一一生动还原,这位最基层的村支书就像是大家长,心里牵挂着每一个“家庭成员”。董超觉得这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工作的主流状态。在山里拍戏的日日夜夜,当地群众整宿整宿地陪着剧组,很多群众含泪为剧组讲述支书黄奕文的辛苦付出,“这正是群众用真诚的行动对一位好公仆的敬仰和追忆。”
“触电”之前,电影对于董超,是童年的一个梦。算算年龄,他是看着《少林寺》、《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长大的一代,屏幕上的形象就是至高的榜样,种子一旦种下去就是坚硬茁壮的。“我考到浙江传媒学院也算是圆了这个梦。”董超笑着说。事实上,他坦言从1996年毕业到深圳有线台,一直到2000年前后,才算真正悟明白新闻是什么?新闻该怎么做?“新闻跟娱乐根本就是两码事,虽然都能上电视。”
对于一个从未有过表演专业训练的主持人来说,如何走进一部大电影?进组之后的董超,把握着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返璞归真。“这是一部源于生活的电影,我就用平实放松的状态去还原生活,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达到及格分了。然后,向李梦男老师多请教,希望能在具体表演中有更到位的表现。”
事实上,这次“触电”对于董超而言,更像是新闻人的一次职业体验。
“我从来没有跟过剧组,而这让我第一次从新闻视角去了解了另一个行业的不易。”董超说,“如果从触类旁通的角度来说,我对这个题材的把控可能会更深入一些。因为我本身是新闻工作者,又是广东省党代表,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和人物故事的新闻性真实性。”
不过通观影片,他的戏份并不算多。他笑称,“男一号有98.5%的戏,他弟弟有1.5%的戏份。虽然有点不过瘾,有观众也说不尽兴。但第一次总是那么的难忘和珍贵。”
透露一下董超的“第二次”,去年他参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也在后期制作中。
而这一次,他是在一部穿越影片中饰演刑警大队长。
职业有光环,有时也让人不自在
董超与《第一现场》,在公众眼里的这两个生命之间是重叠的。他感恩节目的平台,也感恩城市的平台。他见证了特区20多年来传媒行业的变迁更迭,也见证了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时代进程。
年过四十,做了21年新闻的董超很是感慨,“我现在总是会不断地回忆起几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悲观地说,我可能是老了,越来越怀旧了。”
董超在深圳的起点是1996年元月的冬瓜岭,他说每天早晨看着人潮人海从白色简易楼里涌出来,伴着朝阳冲向这个城市里可以追逐梦想的角角落落,那种旺盛的生命力,那种城市的生长力会感动得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那时那地,但凡有一天我如果没有去工作,我就感觉对不起我自己。”初来乍到的那个春节他没有回家,孤单留守在冬瓜岭的宿舍,听着旁边宿舍里从年二十九一直放到大年初几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那是个阴冷的春节,我很是伤感的记忆,这让我更相信哀兵必胜的道理。”接着那几年里他从播音组“转战”新闻中心,自己扛机器拍片采访,他走进“没有围墙的大学”去自考,死啃书本恶补新闻理论,他与城市里的数百万青年人一样生猛,做有旺盛生命力的追梦人。
2002年《第一现场》开播,董超评价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幸运机会,对于团队而言,那也是集体播种“电视理想”的火红年代,他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小伙伴们去采访一个20多岁的长发妹(20多年从没剪过头发),为了感谢对方接受采访,专程扛去了一个红色大澡盆当洗发盆!长发妹感激得二话不说“示范洗发”。市井民间,真诚记录,真情实感,人情冷暖,是他们对《第一现场》最初的定位和思考。
后来,栏目知名度一路走高,成为深圳地区影响力极大的公共新闻栏目,开始侧重关注民生公共话题和社会热点事件,董超也成为了社会公众 人物,知名 电视明星。2 0 05年他 在医院化解人质危机;2006年他在高楼解救轻生少女,现在回忆起,他还有点小得意:“那是我很有职业荣耀感的年代,也让我看到主持人作为一个知名的社会化符号,走出直播间,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功用。”
于是,董超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董超———公众、公益、主旋律……在他看来,新闻本来就具有社会公共性,在这个平台上每天抛头露脸的人肯定要承担更大的公共责任。于是,他的公益性身份标签越来越多: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深圳义工形象大使、禁毒宣传形象大使、垃圾分类公益大使……
这些公共身份对董超而言,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责任。但是,在一个商业化的现实社会中,对于品牌的生产力转化无疑也会有些制约。就以演戏来说,如果需要他饰演一个大反派或者恶搞的角色呢?这边有端坐在《第一现场》公正严谨的直播,这种定位反差公众能否接受?又要如何取舍?对此,董超坦言,这就是职业的投入成本,做上这一行,享受了福利,也应该付出成本。“我接受这种影响。同时,我相信两者之间是有一种平衡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特别是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人不应该羞于谈利,关键是怎么行之有法取之有道。”
“自虐”学经管培养理性多维的思考
公众眼里看到屏幕里的董超像是完人。睿智、真诚、温暖、铁肩担道义……但是记者在采访中见到的董超更像是真诚的普通人。他的柔软、他的彷徨,他的矛盾与纠结。
他提及去汶川地震前线直播的工作经历,当余震来临,头顶巨石近在咫尺摇摇欲坠的时候,他坦承恐惧命运的残酷,因为他真的牵挂自己两岁的女儿。
他提及20多年新闻工作的疲劳期问题,他承认,日播新闻是快餐产品,有多少能够留下长久记忆?有多少像日历牌一般翻篇就过?他也反思,天天转圈循环式的工作究竟有多大意义?
他提及不惑之年后的再出发的规划,他也会憧憬,“谁不向往时间自由、财务自由?我就盼着50岁之后,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
他承认自己的中年危机,也承认自己摸索在“调频”改变的路上。
2013年,董超去读了EM BA,今年还要继续进修工商管理的博士。硕士和博士的面试中,主考官问到同样的问题:“你又不做企业管理,学这个干什么?”在他看来,还是新闻职业赐予的冷思考: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见证了那么多人的起落沉浮,自己不该总做记录者和旁观者,也该去跨界“触摸”这门学问,这也是全身心感受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他相信这样自虐式的学习经历也能帮助自己以另外的维度看新闻与社会,从更理性的角度来面对生活思考人生。
比如“组织行为学中会提到组织结构的调整转型,其实人的惯性思维不同样需要突破和升级?”
“战略管理中会讲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打拼社会的个体,我们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哪里?”
“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有失速点,绝对失速点和二次曲线的概念,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同样在寻找自己职业生涯的二次曲线。”
董超40岁之后的生活方式也在“调频”,他笑言以前是在追随李白的风骨———“惟有饮者留其名”,“虽然酒量一般,但是态度端正。”而今为了保持人生后半程的理性健康状态,已然放下酒杯端起茶杯,去感悟“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况味了。每周两次健身房、一场足球和羽毛球,还有就是围绕孩子的长情陪伴。这便是董超:一个新闻人,四十不惑的生活表现。何谓喜,何谓忧,他觉得,这是喜。